2025年05月14日
0 次
0 次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22-2023年通过产能调控、储备投放等手段,将钢材价格波动幅度压缩了13个百分点,政策工具箱的完善为市场注入稳定性。
产能产量双控机制深化
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进入2.0阶段。2023年实施的“月度产量预警机制”,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全国247家钢厂开工率,对超出控产目标的区域实施用电限制。该政策使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减少2.3%,供需失衡风险下降。
国家储备精准调节
国家物资储备局建立2000万吨钢材动态储备体系,在2023年4月价格快速上涨期投放500万吨热轧卷板储备,两周内将市场价格拉低6.8%。储备轮换机制与期货市场联动,通过“低价收储、高价投放”平抑异常波动。
行业价格自律联盟
由宝武、鞍钢等龙头企业发起的“钢材价格稳定委员会”,建立价格异常波动通报机制。当监测到区域市场单周涨幅超5%时,联盟成员协调增加资源投放量。2023年该机制成功遏制7次非理性上涨,华东市场螺纹钢价格峰谷差缩减至250元/吨。
数字化监测预警平台
工信部主导建设的“钢铁产业大数据平台”已接入全国89%的钢厂数据,运用AI算法提前1-3个月预测价格拐点。在2023年11月的预测中,平台提前警示铁矿砂进口价格异动风险,指导企业调整采购节奏,规避了后续15%的价格下跌损失。
四川达州出台新政扶持绿色建材产业 单项冠军企业可奖励50万元
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
2025年汽车制造业铝材价格走势展望
锂行业加速推进“反内卷”行动
力促机器人产业加速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轻工行业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战略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原材料价格分析:乙烯
钢铁市场阶段性回暖 “金九银十”供需预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