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4日
0 次
0 次
绿色建材产业链,是四川重点推进的“15+N”重点产业链之一。近日,达州市人民政府正式印发《达州市促进绿色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出13条精准扶持政策,覆盖企业培育、技术研发、市场应用全链条。按照新政规定,最高可给予单项冠军企业50万元重奖,同时明确了政府工程绿色建材强制采购比例。
打出政策组合拳 全周期培育产业“生力军”
按照计划,到2025年,达州市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一星级以上的占比要达到80%,新建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超50%,并建成川渝合作装配式建筑示范产业园。为此,达州出台的扶持政策形成“认定—研发—应用”的完整闭环。
在企业培育端,政策采用阶梯式奖励:对斩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的企业给予50万元奖励;省级单项冠军或专精特新企业奖励20万元;新建入统企业奖励20万元,小升规企业奖励15万元。
技术创新成为政策焦点。主导制订国家标准的绿色建材企业可获80万元奖励;新获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企业给予100万元补助;科技成果转化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按收入1%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对投入超1000万元的转型升级项目,给予实际投入5%的补贴,单个项目最高200万元;“智改数转”项目门槛降至50万元,最高补贴50万元。
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新政注重人才链与创新链协同发力。新政创新推出“政聘企用”的达人英才计划。为企业引进的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提供每人35万元购房补贴,单个企业最高覆盖140人;建设人才公寓可获得最高5000万元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市级认定即奖8万元。
政府市场双驱动 直击“叫好不叫座”的痛点
经过多年发展,达州绿色建材产业逐渐成势。例如,达州高新区已建成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园,生产的轻质抹灰砂浆、磷石膏原料建材被应用于多个建设项目。又如,通川区的城市建筑垃圾收纳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项目,实现对建筑垃圾破碎、筛分、再生综合利用,再生骨料可替代天然砂石用于道路基层建设。
即便如此,达州的绿色建材依然存在供大于求、“叫好不叫座”的痛点。新政从需求侧发力,政府工程率先示范成为突破口。新政规定,政府采购工程中,“必选类”绿色建材必须100%采购符合标准的产品;“可选类”建材要求选用种类不低于项目涉及建材种类的40%。
在建筑标准方面,新政有明显升级。例如,规定城镇新建民用建筑需满足绿色建筑基本级要求;政府投资的学校、医院等项目及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必须达到一星级标准;超150米或2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则需满足二星级标准。
新政还明确,达州将每两年举办一次绿色建材供需对接会,结合城市更新项目,在市政工程、高品质住宅等领域推广玄武岩纤维建材、磷石膏建材等特色产品。住建部门在项目可研、设计、施工图审查等环节设立绿色建材专项审查,确保政策落地。
新政在金融扶持方面也有考量。新政明确,将设立产业基金支持重点项目,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低费率融资;完善“发达贷”信用平台,定期推送优质企业融资信息;创新推出碳排放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抵押质押融资。(记者 曾业)
转自:封面新闻
四川达州出台新政扶持绿色建材产业 单项冠军企业可奖励50万元
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成都房产新政今起施行
钢铁市场周度观察:出口趋弱,钢价承压
施小琳在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调研对接工作 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与产业联动融通 携手更好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
汤尤杯氛围热人气旺 小组赛阶段球票已售罄 “五一”假期将迎观赛高潮
成都市与突尼斯共和国突尼斯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王凤朝卡梅尔·埃卢希奇出席
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上 省政府首届民生实事监督联络员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