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3日
0 次
0 次
记者日前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获悉,近两年纺织服装行业平均碳排放强度降幅超14%,行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介绍,我国纺织工业从末端治理到全链优化,从线性消耗到循环利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发展、系统推进,2005年至2022年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超60%。
“纺织服装行业低碳转型质量提升,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阎岩表示,近两年纺织企业平均排放强度降幅超14%,品牌企业表现更为突出,下降了18%。
据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等机构发布的《中国纺织业脱碳可再生能源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纺织纤维加工量占全球总量50%以上,纺织工业年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2%,行业碳排放主要源于能源使用。因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推进的“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将绿色电力作为核心减碳路径之一。
“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实施4周年企业调研显示,绿色电力占企业总用电量的平均占比从2022年的8%上升至目前的23%,2022年至2024年纳入“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的企业,碳排放强度降幅超14%。
孙瑞哲表示,我国纺织业绿色发展正在发生重大变革,除了绿色电力使用占比持续扩大外,依托先进解聚技术、化学回收技术和生物转化技术,传统废弃物重新进入生产循环。新材料发展也正在减少对传统石化原料的依赖。
“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对助推纺织行业乃至国家实现碳达峰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主任、中国纺织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郭宏均表示,专精特新企业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能聚焦关键领域、关键技术,如绿色低碳纤维材料技术、纺纱技术、印染技术、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等,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参与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绿色化改造。
“当前,纺织行业碳中和面临着不少挑战。”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表示,纺织行业供应链长且分散,中小企业减排能力有限;再生材料成本高、规模化不足,消费者接受程度有待提高;纺织行业碳排放核算标准不统一。纺织行业应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推广再生材料应用,开展生物基与循环技术创新,建立全生命周期碳管理体系,并开展跨行业合作。
孙瑞哲建议,纺织行业要推进从纤维到成衣的全产业链碳足迹核算;推广可持续纤维、生态染料、节水工艺等绿色技术规范;建设涵盖全链条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创新体系,推动企业减碳实践转化为可交易的“碳资产”。此外,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协同减排;强化绿色纤维、无水少水印染、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等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加速前沿绿色科技产业化应用。
“要打造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创新共同体。推进全球务实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孙瑞哲表示,纺织行业要探索构建稳定高效的纺织品跨国循环利用体系。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成都房产新政今起施行
汤尤杯氛围热人气旺 小组赛阶段球票已售罄 “五一”假期将迎观赛高潮
成都市与突尼斯共和国突尼斯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王凤朝卡梅尔·埃卢希奇出席
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上 省政府首届民生实事监督联络员上岗
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 韩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张梅颖王晓晖黄强等出席
吉林省党政代表团来川考察 更加主动服务对接区域重大战略 在促进优势互补中不断开创川吉合作新局面 王晓晖景俊海讲话 黄强胡玉亭介绍情况 田向利施小琳出席
第八届四川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开幕
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 知名企业加速布局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