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中国装备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30%,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国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自主研发的“复兴号”高铁、C919大型客机、北斗导航系统等一批重大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中国装备制造业结构不断优化,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例如,发展了一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中国装备制造业将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转型。重点发展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推动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坚实保障。
2025年03月20日
0 次
0 次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中国智能制造发展迅速,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智能制造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例如,《“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化。关键技术取得突破中国在智能制造关键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例如,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制造业得到广泛应用,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智能制造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重点行业,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中国将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加快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重点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推动智能制造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03月20日
0 次
0 次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崛起,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持续扩大,2022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30%,成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等一批重大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高端装备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中国将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高端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坚实保障。结语中国装备制造业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方向迈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建设制造强国做出积极贡献。
2025年03月20日
0 次
0 次
甲醇作为工业领域中应用广泛的基础有机原料,其价格波动深刻影响着化工、能源等诸多行业的运营成本与发展态势。在 2025 年 3 月 20 日,甲醇市场价格展现出独特的变化轨迹,背后蕴含着错综复杂的影响因素。今日甲醇市场价格呈现出区域性分化的格局。华东地区甲醇市场价格出现小幅波动,港口地区甲醇主流报价在 2400 - 2450 元 / 吨,较昨日略有下滑,跌幅约为 0.8%。这主要源于该地区港口库存的微妙变化以及周边下游企业采购策略的调整。华南地区甲醇市场相对平稳,主流价格稳定在 2500 - 2550 元 / 吨,当地供需关系暂时维持平衡,市场交易活跃度一般。而在华北地区,甲醇价格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主流报价达到 2350 - 2400 元 / 吨,涨幅约为 1.7%,这与当地甲醇生产企业装置运行情况以及周边需求变化密切相关。从供应端来看,国内甲醇产能扩张与装置运行状况是影响供应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国内甲醇新增产能不断释放。以西北地区为例,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众多大型甲醇生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使得当地甲醇产量大幅增加。然而,近期部分地区甲醇生产装置因设备检修、原料供应问题等出现停车或降负情况。例如,山东地区部分甲醇企业因原料煤炭供应紧张,为保证生产的稳定性,不得不降低装置运行负荷,导致甲醇产量减少。同时,进口甲醇也对国内市场供应产生影响。国际甲醇市场供应情况受中东、东南亚等主要产区生产状况左右。近期中东地区部分甲醇装置运行稳定,产量增加,使得国际市场甲醇供应相对充裕,部分低价进口甲醇流入国内市场,对国内甲醇价格形成一定压力。但随着运费波动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进口甲醇的实际到港量也存在变数。需求端对甲醇价格的影响至关重要。在传统化工领域,甲醇是生产甲醛、醋酸、MTBE 等产品的重要原料。甲醛作为甲醇最大的下游消费领域,主要应用于人造板材、胶粘剂等行业。近期,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人造板材行业需求增长乏力,对甲醛的需求也随之减少,进而抑制了甲醇在该领域的消费。醋酸行业受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下游需求疲软影响,部分醋酸企业开工率下降,对甲醇的采购量相应减少。MTBE 作为汽油添加剂,其市场需求与汽油消费密切相关。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传统汽油消费增速放缓,MTBE 市场需求增长受限,对甲醇的需求也难以出现大幅增长。不过,在新兴领域,甲醇制烯烃(MTO/MTP)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甲醇消费增长的重要驱动力。MTO/MTP 装置对甲醇的需求量巨大,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该领域。但近期部分 MTO/MTP 装置因原料价格波动、产品市场价格下跌等因素,盈利能力受到影响,部分装置选择降低开工率,这对甲醇需求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成本端对甲醇价格有着基础性影响。煤炭和天然气是甲醇生产的主要原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甲醇生产成本。国内煤炭价格近期受煤矿安全生产检查、煤炭供需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呈现出波动上涨态势。以动力煤为例,其价格的上涨使得以煤炭为原料的甲醇生产企业成本增加。而对于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生产企业,虽然天然气价格相对稳定,但部分地区因冬季供暖等因素,天然气供应紧张,企业生产成本也有所上升。此外,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设备维护、人工成本等费用也在不断增加,进一步推高了甲醇生产成本。当生产成本上升而产品价格无法同步上涨时,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部分企业可能选择降低生产负荷甚至停产,从而影响甲醇市场供应。宏观经济形势对甲醇市场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影响着工业企业的生产和投资活动,进而影响对甲醇的需求。近期,部分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制造业 PMI 指数下降,企业对化工原料的采购意愿降低,甲醇需求受到抑制。新兴经济体虽然经济增长相对较快,但面临着贸易摩擦、汇率波动等问题,其工业发展也受到一定制约,对甲醇的进口需求增长乏力。此外,宏观政策对甲醇市场也有着重要影响。国家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甲醇生产企业在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方面投入增加,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能源政策的调整也会影响甲醇产业的发展,例如对清洁能源的推广和对传统化石能源的限制,可能会改变甲醇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格局,从而影响其市场需求。展望未来,甲醇价格走势充满变数。若国内甲醇生产装置检修结束,新增产能顺利释放,且进口甲醇量持续增加,供应过剩的局面可能进一步加剧,甲醇价格将面临下行压力。但如果下游新兴产业如 MTO/MTP 能够保持稳定发展,需求端对甲醇的支撑作用增强,同时成本端因原料价格稳定或下降而得到缓解,甲醇价格有望企稳回升。工业企业需密切关注甲醇价格走势,根据自身需求合理安排采购计划,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优化生产工艺降低原料消耗等方式,有效应对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
2025年03月20日
0 次
0 次
今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价格报于每吨9750美元,较上周上涨2.3%,但较去年同期仍下跌8%。作为“全球经济晴雨表”的铜价,当前正面临绿色能源需求增长与制造业疲软的双向拉扯。需求端驱动因素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推动铜的长期需求。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预测,到2030年全球铜需求将因电动汽车、电网升级和可再生能源项目增加40%。仅电动汽车领域,单辆车的用铜量是传统燃油车的四倍。中国近期出台的“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家电消费,进一步提振铜材需求预期。供应端瓶颈与库存变化智利、秘鲁等主要产铜国受矿石品位下降和社区抗议影响,一季度产量同比下滑4.5%。然而,LME铜库存却攀升至18万吨的两年高位,上海期货交易所库存亦增至28万吨,反映出现货市场短期供过于求的矛盾。宏观经济与政策影响中国4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2,低于荣枯线,显示工业活动复苏不及预期。美国新屋开工率连续三个月下降,抑制建筑用铜需求。但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的押注增强,美元走弱为铜价提供底部支撑。后市判断铜价短期内或围绕9500-10000美元区间波动。若中国出台更强力的经济刺激政策,或全球矿山罢工事件频发,价格有望突破万元大关。反之,库存持续累积可能引发技术性抛售,价格或下探9000美元支撑位。
2025年03月19日
0 次
0 次
近期国际原油市场呈现剧烈震荡态势。截至今日,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报于每桶85美元附近,WTI原油期货价格则徘徊在81美元左右。受多重因素交织影响,原油市场短期内难以摆脱波动格局。供需基本面分析从供给端来看,OPEC+延续减产政策,沙特与俄罗斯宣布延长自愿减产计划至2024年第二季度,合计每日削减约220万桶原油产量。这一举措旨在平衡全球市场供应,但实际效果受到美国页岩油产量回升的抵消。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美国原油产量已攀升至1320万桶/日,创历史新高,显著削弱了OPEC+的减产支撑力度。需求端方面,全球经济复苏步伐分化导致原油消费增长乏力。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近期工业活动数据回暖,炼厂开工率提升至75%以上,但欧美地区制造业PMI持续低迷,尤其是欧元区经济陷入技术性衰退,拖累能源需求预期。国际能源署(IEA)在最新报告中下调2024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至每日96万桶,较年初预测减少15%。地缘政治与金融因素扰动中东局势持续紧张,红海航运危机加剧了市场对供应链中断的担忧。胡塞武装对商船的袭击导致部分油轮绕道非洲好望角,运输成本增加约30%。同时,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升温,美元指数回落至103附近,为以美元计价的原油提供短期支撑。未来趋势展望短期内,原油价格或维持80-90美元区间震荡。若OPEC+在6月会议上进一步释放减产信号,或地缘冲突升级导致实际供应中断,油价可能突破上行压力位。反之,若美国通胀数据反弹迫使美联储推迟降息,叠加库存超预期累积,油价可能下探75美元关口。
2025年03月19日
0 次
0 次
今日天然橡胶市场价格走势备受关注,其价格波动对轮胎制造、橡胶制品等行业有着深远影响。深入探究其价格走势成因,对行业参与者制定合理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据和讯网 3 月 14 日消息,当前天然橡胶市场利好支撑弱化,胶价重心下移。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资金情绪偏空,对天然橡胶价格形成较大压力。在金融市场上,投资者对天然橡胶市场前景预期不佳,大量资金从相关期货、期权等金融产品中撤离,导致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价格缺乏上涨动力。从供应端来看,海外原料价格下行,使得天然橡胶的生产成本支撑不足。一些主要天然橡胶生产国,如泰国、印度尼西亚等,近期受天气等因素影响,橡胶产量有所增加,导致国际市场上天然橡胶供应相对充裕。加之这些国家的橡胶出口政策调整,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压力,使得原料价格走低。国内方面,部分天然橡胶产区也进入生产旺季,产量增加,市场供应进一步加大。需求端表现同样不容乐观。轮胎制造业作为天然橡胶的主要消费领域,受到汽车行业发展态势的影响较大。当前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激烈,部分汽车企业面临销售压力,对轮胎的采购需求增长缓慢。尤其是传统燃油汽车市场,受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冲击,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导致对传统轮胎的需求不振。同时,橡胶制品行业整体需求也未出现明显增长,消费者对橡胶制品的消费意愿相对平稳,缺乏新的消费热点拉动需求。综合来看,在供应增加、需求疲软以及资金情绪偏空的多重因素作用下,天然橡胶价格加速下跌。预计短时天然橡胶仍存走跌风险。对于轮胎制造企业等下游用户而言,应密切关注天然橡胶价格走势,合理安排原材料采购计划,利用价格波动时机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以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压力。对于天然橡胶种植户和生产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合理调整生产规模,拓展销售渠道,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降低市场风险 。
2025年03月19日
0 次
0 次
沪铝主力合约今日收于20250元/吨,较4月低点反弹8%,但仍低于年初21500元的高位。当前铝市核心矛盾集中在供应端复产缓慢与新能源需求爆发之间的错配,叠加成本波动,价格或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云南限电制约电解铝复产进度作为中国电解铝第一大省,云南产能约占全国20%。今年4月以来,省内降水偏少导致水电蓄能不足,部分铝厂被要求压减负荷15%-20%。尽管5月降雨量有所恢复,但中铝、神火等企业复产进度仍慢于预期。据统计,云南运行产能维持在330万吨/年,较理论满产水平短缺50万吨。与此同时,广西、贵州等地电解铝开工率提升至92%,但受制于氧化铝原料紧张,全国电解铝日均产量仅11.3万吨,同比增幅不足2%。新能源需求爆发拉动消费增长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趋势推动用铝量激增。据国际铝协(IAI)测算,单车用铝量从2010年的120公斤增至2023年的210公斤,其中电池托盘、车身结构件贡献主要增量。国内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32%和34%,对应铝材需求增加约25万吨。此外,光伏装机量超预期增长,1-4月全国新增装机75GW,同比翻倍,光伏边框及支架用铝需求占比提升至12%。成本端波动与库存去化加速原料成本方面,几内亚铝土矿供应扰动推动氧化铝价格涨至3350元/吨,山西、河南地区电解铝完全成本攀升至17500-18000元/吨。但近期国内预焙阳极价格因石油焦降价回落至4800元/吨,部分缓解成本压力。库存方面,国内社会库存连续六周下降至65万吨,较年初峰值减少40%,尤其是无锡、佛山等地现货升水扩大至200元/吨,反映下游补库意愿增强。国际市场的联动效应LME铝价近期围绕2500美元/吨震荡,海外需求疲软压制涨幅。欧洲能源价格回落导致当地电解铝复产预期升温,但碳关税(CBAM)的实施可能增加中国铝材出口成本。此外,印尼宣布计划2024年禁止铝土矿出口,中长期或加剧全球供应链重构。价格走势展望三季度铝价或呈现阶梯式上行。若云南产能完全恢复,叠加进口窗口打开,沪铝可能承压回落至19500元支撑位;但若新能源领域订单持续放量,且成本端进一步抬升,价格有望突破21000元阻力位,并向22000元高位迈进。
2025年03月19日
0 次
0 次
今日纸浆市场价格出现明显波动,对造纸及相关行业的成本与运营产生直接影响。深入剖析其价格走势背后的因素,对于行业企业把握市场机遇、应对挑战至关重要。在 3 月 18 日盘中,纸浆期货主力合约急挫,最低至 5796.00 元。截止发稿,纸浆主力合约报 5826.00 元,跌幅 1.12%。从市场基本面来看,多空因素交织影响着纸浆价格走势。从供应端来看,近期海外浆厂有新减产消息传出,这引发了市场对未来纸浆供应偏紧的预期,对浆价形成一定支撑。部分海外浆厂由于原材料供应问题、设备维护需求等原因,宣布减产计划,减少了国际市场上纸浆的供应量。与此同时,国内纸浆港口库存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供应变化。截至 2025 年 3 月 13 日,中国纸浆主流港口样本库存量为 214.5 万吨,较上期下降 10.5 万吨,环比下降 4.7%。库存的下降表明市场供应有所收紧,对价格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2025 年 1 - 2 月中国纸浆进口量为 638.9 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 6.1%,进口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市场的供应压力,限制了价格的上涨空间。需求端表现则相对一般。下游造纸企业对纸浆的采购态度较为谨慎。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造纸企业面临着成本控制的压力,在纸浆采购上更加注重性价比。同时,终端市场对纸品的需求反馈不佳,消费市场缺乏明显的增长动力。例如,印刷出版行业受数字化阅读的冲击,对纸张的需求持续萎缩;生活用纸市场虽需求相对稳定,但竞争激烈,企业难以通过提价转移成本。这使得造纸企业在面对纸浆价格波动时,缺乏足够的动力增加采购量,抑制了纸浆价格的上涨。中财期货认为,预计浆价重心或有抬升。当前 05 合约涨价预期或有下修及可操作窗口期缩短,预期交易或向现货逻辑切换,基差坚挺、盘面下跌后采买意愿边际回升,纸浆下方空间或有限,浆端供需边际转好。这意味着随着市场对未来供应预期的变化以及现货市场采购行为的调整,纸浆价格有望在未来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但短期内,由于需求端的疲软以及进口量的影响,价格仍将在一定区间内波动。对于造纸企业而言,需要密切关注纸浆价格走势,合理安排采购计划,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优化库存管理等方式,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风险。同时,积极开拓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应对终端市场需求不振的挑战。对于纸浆生产企业,应根据市场变化合理调整生产计划,关注海外市场动态,把握出口机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
2025年03月19日
0 次
0 次
今日 PVC 市场价格维持窄幅震荡态势,这一价格表现牵动着化工、建材等多个相关行业的神经。深入探究其背后成因,对行业参与者的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据和讯网消息,近日 PVC 市场维持窄幅震荡,华东 SG - 5 价格在 4800 - 5000 元 / 吨之间徘徊。从市场基本面来看,当前 PVC 市场处于弱平衡状态。库存方面,虽已连续三周去库,但去库幅度有限,库存绝对量仍处于偏高位置。这表明市场供应压力虽有一定缓解,但整体供应仍较为充裕。基差方面,处于弱势状态,现货维持贴水,仓单逐步注销,使得市场可流通货源增多,老货对市场形成一定压力。从供应端分析,PVC 行业开工维持在较高水平。许多 PVC 生产企业为追求规模效益,保持了较高的开工率,导致市场上 PVC 供应量持续增加。加之一些新增产能逐步释放,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的竞争态势。例如,部分企业在技术改造后,产能得到提升,产品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同时,上游原材料如电石等供应相对稳定,为 PVC 生产提供了保障,使得企业能够维持高开工率。需求端表现则相对平淡。在建材行业,PVC 主要用于生产管材、型材等产品。当前房地产市场低迷,新建住宅项目数量减少,对 PVC 管材、型材的需求增长乏力。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因资金紧张等问题,放缓了项目建设进度,导致建材市场需求不振。在化工领域,PVC 下游产品如塑料薄膜、塑料制品等,受市场消费需求影响,订单量未出现明显增长。消费者对塑料制品的需求相对稳定,缺乏新的消费热点拉动需求增长。成本端对 PVC 价格的支撑不强。烧碱 / PVC 一体化企业在当前价格体系下仍有一定利润空间,这使得企业在价格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价格走势。部分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低价策略,进一步压低 PVC 价格。同时,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虽对 PVC 成本有一定影响,但由于当前 PVC 生产工艺多样,原油价格变动对其成本的传导效应并不明显。展望未来,短期内 PVC 市场驱动不强,或将延续震荡行情。若后续房地产市场能够回暖,如政府出台更多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推动新建住宅项目开工,将有效拉动 PVC 需求,价格有望企稳回升。但如果供应持续高位,需求无法有效改善,价格可能继续承压。相关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生产和库存策略,以应对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2025年03月19日
0 次
0 次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成都房产新政今起施行
成都市与突尼斯共和国突尼斯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王凤朝卡梅尔·埃卢希奇出席
汤尤杯氛围热人气旺 小组赛阶段球票已售罄 “五一”假期将迎观赛高潮
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上 省政府首届民生实事监督联络员上岗
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 韩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张梅颖王晓晖黄强等出席
吉林省党政代表团来川考察 更加主动服务对接区域重大战略 在促进优势互补中不断开创川吉合作新局面 王晓晖景俊海讲话 黄强胡玉亭介绍情况 田向利施小琳出席
第八届四川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开幕
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 知名企业加速布局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