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水泥市场价格呈现稳中微降的态势。卓创资讯数据显示,4月8日水泥全国主流市场均价为341.48元/吨,较前一日下跌1.95元/吨,七日均价为345.97元/吨。回顾2023年水泥市场行情,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国内水泥均价419.36元/吨,月环比上涨1.7%,同比下跌14.5%。从近两年水泥均价走势对比来看,涨跌走势一致,均为高开低走,整体均价跌破近5年新低。2012—2016年水泥需求上升,但在产能过剩背景下水泥价格持续下跌,水泥价格进入低谷期。2017—2021年市场需求步入平台期,水泥企业在控制产能新增和加大错峰生产力度下供给明显收缩,水泥价格步入高位区。2022—2023年房地产行业需求萎缩拖累水泥需求下降,加上产能过剩矛盾加剧,水泥价格进入下行期。2024年水泥原材料价格已跌至低位,下行空间有限,原材料成本整体稳定。其次,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或持续下降至50%左右,水泥产量持续下降,预计20亿吨及以下,水泥生产成本或有所提升。这些因素将对未来水泥市场价格产生一定影响,预计水泥价格将在低位徘徊,但下行空间有限。
2025年04月09日
0 次
0 次
2025年4月10日,塑料建材市场价格呈现出涨跌互现的局面。以常见的PVC塑料管材为例,部分地区的市场价格出现了小幅上涨,涨幅在每吨50 - 100元左右;而一些PE塑料板材的价格则出现了下跌,跌幅在每吨30 - 50元之间。PVC塑料管材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方面,近期原油价格有所上涨,作为PVC生产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原油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了PVC生产成本的增加,从而推动了PVC塑料管材价格的上涨。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对PVC塑料管材的需求持续增加。特别是在给排水、电力通信等领域,PVC塑料管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旺盛,这也为价格的上涨提供了支撑。PE塑料板材价格下跌则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加剧。目前,PE塑料板材市场生产企业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企业之间纷纷采取降价促销的策略,导致市场价格不断下跌。此外,近期部分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调整,对PE塑料板材的需求有所下降,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价格的下跌。从区域市场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大,对塑料建材的需求相对旺盛,价格相对稳定;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市场需求相对不足,价格波动较为明显。未来,塑料建材市场价格将继续受到原材料价格、市场需求、竞争格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预计PVC塑料管材价格在短期内仍将保持相对稳定的上涨态势,但涨幅可能会受到市场竞争和政策调控的制约;PE塑料板材价格则可能会继续面临下行压力,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来提高市场竞争力,稳定产品价格。
2025年04月09日
0 次
0 次
2025年4月10日,铝材市场价格呈现出震荡上行的走势。以长江有色市场铝锭价格为例,今日铝锭均价为每吨20500元左右,较前一日上涨了约100元。这一价格走势主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带动了铝材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对铝材的需求持续旺盛。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发展趋势使得铝材在车身结构、电池外壳等方面的应用不断增加,这为铝材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供应方面,近期部分铝冶炼企业因设备检修、环保限产等原因,产能受到一定限制,导致市场供应相对紧张。同时,国际铝矿资源的供应也出现了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如部分主要产铝国的政治局势不稳定,影响了铝矿的开采和出口,进一步加剧了铝材市场的供应紧张局面。库存方面,当前铝材社会库存处于相对低位。随着需求的增长和供应的减少,铝材库存持续下降,这为铝材价格的上涨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也需要关注到一些潜在的风险因素。例如,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向可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铝材价格的波动。如果美联储加息步伐加快,可能会导致美元升值,进而使铝材等大宗商品价格承压。总体而言,2025年4月10日铝材市场价格呈现出上涨态势,但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未来铝材价格的走势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025年04月09日
0 次
0 次
在农业加工行业,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并非孤立的活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协同发展,是农业加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途径。品牌建设为市场拓展提供坚实支撑。一个具有良好口碑与较高知名度的品牌,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与认可,从而降低市场拓展的难度。例如,某知名乳制品加工企业,长期致力于品牌建设,通过严格的质量管控、优质的产品服务以及持续的品牌宣传,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高品质、安全可靠的品牌形象。凭借这一品牌优势,企业在拓展新市场时,无论是进入新的城市还是推出新的产品系列,都能迅速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消费者基于对品牌的信任,更愿意尝试其新产品,为市场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市场拓展反过来又推动品牌建设的深化。随着企业市场覆盖范围的扩大,品牌的曝光度与影响力也随之提升。当企业进入新的市场区域,通过各种营销活动与市场推广手段,将品牌信息传递给更多潜在消费者,使品牌得到更广泛的认知。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过程中,参加各类国际农产品展销会,与国外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将产品推向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一过程中,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逐渐提高,吸引了更多国际消费者的关注与购买,进一步丰富了品牌的内涵,提升了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品牌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为实现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的协同发展,企业需要制定统一的战略规划。在产品定位上,要结合目标市场的需求特点与品牌核心价值,打造符合市场需求且具有品牌特色的产品。在营销传播方面,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制定全方位的品牌推广策略,确保品牌信息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得到准确、一致的传播。例如,企业在拓展某一区域市场时,线上通过社交媒体、电商平台进行品牌宣传与产品推广,线下开展促销活动、举办品牌体验会等,线上线下相互配合,强化品牌形象,促进市场销售,实现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的良性互动。农业加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的协同关系,通过科学合理的战略规划与执行,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04月09日
0 次
0 次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与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农业加工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拓展的需求,创新营销模式成为企业实现突破发展的必然选择。线上营销渠道的拓展为农业加工企业带来了新机遇。众多企业纷纷入驻各大电商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以一家坚果加工企业为例,其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上线后,借助平台的流量优势与精准营销工具,迅速打开市场。通过精心设计产品页面,展示坚果的产地优势、加工工艺与营养成分,配合线上促销活动,如 “618”“双 11” 大促等,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购买。同时,利用直播带货这一新兴营销方式,邀请网红主播或企业负责人亲自讲解产品,现场展示坚果的品质与口感,与消费者实时互动,解答疑问,有效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品销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社交媒体营销也成为农业加工企业市场拓展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吸引用户关注,打造品牌社群。一家休闲食品加工企业在抖音上发布一系列创意短视频,展示其产品的制作过程、独特吃法以及与美食相关的生活场景,引发用户的广泛关注与分享。通过与用户的互动交流,企业不仅增强了用户对品牌的认同感,还能根据用户反馈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与营销方向。此外,企业还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互动活动,如抽奖、打卡挑战等,进一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与用户粘性,将线上流量转化为实际的销售业绩。打造体验式营销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直观、更深入了解品牌的机会。一些农业加工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线下体验店或观光工厂。例如,一家葡萄酒加工企业打造了葡萄酒文化体验中心,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葡萄种植园、葡萄酒酿造车间,了解葡萄酒的酿造工艺,还能亲自参与葡萄酒的调配过程,品尝各种不同年份、不同品种的葡萄酒。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情感认同,不仅促进了产品的现场销售,还通过消费者的口碑传播,吸引了更多潜在客户,有效拓展了品牌的市场影响力。通过创新线上营销、社交媒体营销以及体验式营销等多种模式,农业加工企业能够更精准地触达目标消费者,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实现市场的有效拓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2025年04月09日
0 次
0 次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与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农业加工企业传统的营销模式已难以满足市场拓展的需求,创新营销模式成为企业实现突破发展的必然选择。线上营销渠道的拓展为农业加工企业带来了新机遇。众多企业纷纷入驻各大电商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以一家坚果加工企业为例,其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上线后,借助平台的流量优势与精准营销工具,迅速打开市场。通过精心设计产品页面,展示坚果的产地优势、加工工艺与营养成分,配合线上促销活动,如 “618”“双 11” 大促等,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购买。同时,利用直播带货这一新兴营销方式,邀请网红主播或企业负责人亲自讲解产品,现场展示坚果的品质与口感,与消费者实时互动,解答疑问,有效提升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品销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社交媒体营销也成为农业加工企业市场拓展的重要手段。企业通过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吸引用户关注,打造品牌社群。一家休闲食品加工企业在抖音上发布一系列创意短视频,展示其产品的制作过程、独特吃法以及与美食相关的生活场景,引发用户的广泛关注与分享。通过与用户的互动交流,企业不仅增强了用户对品牌的认同感,还能根据用户反馈及时调整产品策略与营销方向。此外,企业还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互动活动,如抽奖、打卡挑战等,进一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与用户粘性,将线上流量转化为实际的销售业绩。打造体验式营销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了更直观、更深入了解品牌的机会。一些农业加工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线下体验店或观光工厂。例如,一家葡萄酒加工企业打造了葡萄酒文化体验中心,游客可以在这里参观葡萄种植园、葡萄酒酿造车间,了解葡萄酒的酿造工艺,还能亲自参与葡萄酒的调配过程,品尝各种不同年份、不同品种的葡萄酒。这种沉浸式的体验让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情感认同,不仅促进了产品的现场销售,还通过消费者的口碑传播,吸引了更多潜在客户,有效拓展了品牌的市场影响力。通过创新线上营销、社交媒体营销以及体验式营销等多种模式,农业加工企业能够更精准地触达目标消费者,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实现市场的有效拓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2025年04月09日
0 次
0 次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农业加工企业的品牌建设已成为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众多农业加工企业正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品牌建设路径,力求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夯实品牌建设基础是首要任务。这涉及多个层面,农业标准化生产是其中关键一环。许多企业以国家标准为蓝本,结合自身产品特性,制定更为精细的企业内部标准。例如,一家专注于水果加工的企业,从水果原料的挑选开始,对果实的大小、甜度、色泽等指标设定严格标准,在加工过程中,对清洗、去皮、切割、罐装等环节的温度、时间、卫生条件等也进行精准把控。通过这样的标准化操作,确保每一批次产品质量稳定如一,为品牌赢得消费者信任奠定坚实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同样不容忽视。企业纷纷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与技术,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某肉类加工企业在养殖源头为每头牲畜佩戴电子耳标,记录其生长环境、饲料使用、疫病防治等信息。在加工环节,每一道工序的操作数据也被实时录入系统。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二维码,即可获取产品的全流程信息,对产品质量安全一目了然。这种透明化的质量管控模式,极大增强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挖掘与塑造品牌特色是提升品牌辨识度的核心。地域特色是重要的切入点,不少企业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农业资源。如位于云南的一家茶叶加工企业,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高原气候与优质茶园,强调其茶叶的原生态、无污染特性,将云南普洱茶的地域文化融入品牌故事中,通过宣传茶马古道的历史渊源与传统制茶工艺,赋予品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品牌在众多茶叶品牌中独树一帜。产品创新也是塑造品牌特色的有力手段。一些农业加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针对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开发新产品。一家传统的粮油加工企业,在保留经典食用油产品的基础上,研发出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的功能性食用油,如添加植物甾醇的降胆固醇食用油、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健康食用油等,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成功拓展了品牌的市场空间,提升了品牌的竞争力。农业加工企业只有通过夯实品牌建设基础,深入挖掘与塑造品牌特色,才能在品牌建设之路上稳步前行,在市场中树立起独特而强大的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与市场份额。
2025年04月09日
0 次
0 次
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调整与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能源化工企业正处于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正重塑着能源化工行业的生产模式、运营管理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在能源化工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人工智能通过对海量生产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分析,构建精准的生产模型,实现对生产流程的优化控制。例如,某大型石化企业运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对炼油装置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分析与调整,成功提升了装置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能耗 10% - 15%,同时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也得到显著提高。大数据技术则助力企业整合分散在各个环节的数据资源,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通过构建数据中台,企业能够快速获取生产、销售、供应链等多方面的数据洞察,优化资源配置,缩短决策周期,提升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物联网技术在能源化工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中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在设备、管道等设施上部署大量传感器,实现了对生产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故障预警。某化工园区借助物联网技术,搭建了智能设备管理系统,对园区内上千台关键设备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一旦设备出现异常,系统能够在 10 分钟内发出预警,并通过数据分析定位故障原因,为维修人员提供详细的维修建议,使设备维修时间缩短了 30% - 40%,有效减少了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保障了生产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在研发创新方面,能源化工企业积极探索新技术,以应对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布的智能化工大模型 2.0,为化工行业智能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该模型具备 700 亿参数,在化工基础、工业催化、流体仿真等多个专业领域表现卓越。依托此模型构建的催化反应、工艺开发、中试放大和工厂优化四大智能平台,涵盖了化工技术开发及应用的核心环节。例如,在催化反应实验中,智能机器人催化反应实验系统能够精确控制实验条件,快速获取实验数据,为催化剂的研发与优化提供了高效手段,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此外,为解决化工行业长期存在的新技术开发周期长、投资大等问题,数据和科学双驱动的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将人工智能与化工工艺相结合,实现了反应动力学模型的自动生成,使化工生产过程的模拟与优化更加精准高效。技术创新正全方位推动能源化工企业的智能化转型,从提升生产效率、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到加速研发创新,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也为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深化,能源化工企业智能化转型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025年04月09日
0 次
0 次
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当下,能源化工企业通过智能化转型推动绿色发展成为趋势。智能化技术助力企业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与污染物排放。以某大型石化企业为例,其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对生产工艺进行模拟优化。通过建立精确的生产模型,分析不同工艺参数对能耗和产品质量的影响,从而找到最优生产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优化后的工艺使能源消耗降低了 15%,同时减少了废气、废水的排放。智能监测系统也是绿色发展的关键。企业部署的智能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生产设备运行状态与污染物排放情况。一旦设备出现异常导致能耗增加或排放超标,系统能及时发出预警,企业可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维修或调整,避免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扩大化。例如,某化工园区采用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对园区内空气质量、水质等进行全方位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精准数据支持,有效提升园区环境治理水平。此外,智能化转型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和废弃物进行价值挖掘,寻找可回收利用的途径。比如,一些能源化工企业将原本废弃的物料通过技术处理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原料,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填埋或焚烧带来的环境压力。通过智能化转型,能源化工企业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2025年04月09日
0 次
0 次
在 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人民网 “人民会客厅” 栏目表示,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发展重构新型工业化底层逻辑,带来产业变革机遇,在人工智能领域抢占先机至关重要。马永生认为,“智改数转” 为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 “智慧基因”。这有利于提升油气勘探开发与资源利用水平,推动炼油化工从分子、桌面炼油向数字炼油、数字化工延伸,实现从 “单体智能工厂” 到 “泛在智能互联工厂” 的升级,构筑产业竞争新优势。推动智能化发展需借助数智化手段重塑生产和管理模式,提升运营效率与质量。近年来,中国石化大力推进数智化改造,完成 “工业互联网 + 安全生产” 等国家试点示范项目,推进产业数智化提升,培育平台经济,推进管理数字化升级,引领行业智能化升级。马永生指出,下一步,中国石化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赋能支撑作用,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系统化改造升级,构建石化产业新生态、数字服贸新业态、现代工业新体系,让传统产业在数智赋能下焕发生机。
2025年04月09日
0 次
0 次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成都房产新政今起施行
成都市与突尼斯共和国突尼斯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王凤朝卡梅尔·埃卢希奇出席
汤尤杯氛围热人气旺 小组赛阶段球票已售罄 “五一”假期将迎观赛高潮
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上 省政府首届民生实事监督联络员上岗
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 韩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张梅颖王晓晖黄强等出席
吉林省党政代表团来川考察 更加主动服务对接区域重大战略 在促进优势互补中不断开创川吉合作新局面 王晓晖景俊海讲话 黄强胡玉亭介绍情况 田向利施小琳出席
第八届四川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开幕
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 知名企业加速布局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