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PVC市场价格呈现窄幅震荡格局,华东地区电石法PVC主流报价在5700-5800元/吨,乙烯法PVC报价则在6000-6100元/吨,整体波动幅度不足1%。价格僵持背后是供需两端博弈加剧的结果。供应端方面,国内PVC行业开工率维持高位,截至2025年5月中旬,行业平均开工率达78%,较去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其中,电石法PVC产能占比超80%,但受电石价格下跌影响,成本支撑有所弱化。据监测,2025年5月上旬电石均价为2650元/吨,较4月下旬下跌约2%。乙烯法PVC则因原料乙烯价格坚挺,成本压力相对较大。需求端表现分化,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导致管材、型材等建材领域需求疲软,但型材出口订单有所增加,部分企业订单排产至6月。此外,电线电缆、薄膜等领域需求稳定,对PVC价格形成一定支撑。然而,下游企业采购策略谨慎,多以刚需补库为主,市场成交难以放量。价格走势上,PVC市场短期或延续区间震荡格局。利好因素包括:电石价格企稳、出口市场回暖;利空因素则包括:国内需求复苏缓慢、新增产能投放压力。据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国内PVC新增产能约150万吨,若需求未能同步增长,市场或面临供应过剩风险。长期来看,PVC行业需加快向高端化、差异化方向发展,提升产品附加值以应对市场竞争。
2025年05月15日
0 次
0 次
今日国内PET市场价格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华东、华南及华北地区的PET现货参考价格区间为6300-6400元/吨,较月初上涨约2%-3%。此次价格上涨主要受国际油价反弹及下游包装需求复苏推动。从成本端看,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维持在80美元/桶上方,带动PTA(精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等PET主要原料价格上涨。据监测,2025年5月上旬PTA现货均价达4750元/吨,较4月下旬上涨约1.3%;乙二醇价格亦小幅回升,成本支撑显著增强。此外,国内部分PTA装置因检修导致供应收缩,进一步加剧原料市场紧张局面。需求端方面,随着夏季消费旺季临近,饮料、食品等包装行业对PET瓶片的需求持续增长。同时,纺织行业对PET纤维的需求亦有所回暖,尤其是涤纶长丝市场价格连续两周上涨,POY150D/48F品种报价已突破6500元/吨,较上月上涨约3%。下游补库意愿增强,推动PET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价格走势上,PET市场短期或维持偏强震荡格局。但需警惕国际油价波动及新增产能投放对价格的潜在冲击。据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国内PET新增产能约200万吨,若集中释放可能导致市场供需格局再度转向宽松。长期来看,随着环保政策趋严及可降解材料替代压力增大,PET行业需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应对挑战。
2025年05月15日
0 次
0 次
今日国内铝土矿市场价格维持高位震荡,山西、河南等地高品位铝土矿报价约580-600元/吨,广西、贵州等地中低品位矿价格在450-500元/吨区间,较年初上涨约10%。铝土矿价格坚挺主要受氧化铝产能扩张、进口依赖度提升及环保政策收紧三重因素驱动。从供应端看,全球铝土矿资源分布集中,几内亚、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占据主导地位。中国铝土矿储量虽居全球前列,但品位较低、开采成本高企,导致进口依赖度持续攀升。2025年一季度,中国进口铝土矿量同比增长15%,几内亚占比超70%。然而,几内亚雨季及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发货量波动,叠加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出口政策调整,进口供应稳定性存疑。需求端方面,氧化铝产能扩张推动铝土矿需求激增。2025年中国氧化铝在建及拟建项目总产能超2000万吨,预计年内新增产能800万吨,对铝土矿需求形成强支撑。但环保政策趋严成为制约因素,山西、河南等地因矿山整治导致国产矿供应收缩,进一步加剧市场紧张局面。价格走势上,铝土矿市场呈现“外强内弱”格局。进口矿价格受国际市场供需及海运成本影响波动较大,国产矿则因资源禀赋限制,价格易涨难跌。短期来看,随着氧化铝新产能逐步释放,铝土矿需求有望维持高位,价格或延续高位震荡。长期而言,铝土矿市场将加速向“海外资源保障+国内绿色开采”模式转型,价格中枢或上移至600-650元/吨区间。
2025年05月15日
0 次
0 次
今日稀土矿市场价格呈现分化态势,轻稀土品种中氧化镨钕报价约38万元/吨,较上月下跌3%;中重稀土品种氧化镝、氧化铽价格则分别涨至195万元/吨和590万元/吨,涨幅达5%-8%。价格分化背后是政策调控与下游需求结构变化的双重影响。供应端方面,中国稀土矿开采总量指标虽有所增加,但北方稀土、中国稀土集团等龙头企业严格遵循配额生产,叠加缅甸、美国等进口渠道受地缘政治及环保政策限制,市场整体供应偏紧。需求端则呈现“轻稀土疲软、中重稀土走强”的分化特征。轻稀土下游应用以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为主,但受全球汽车产业链调整影响,需求增速放缓;中重稀土则因高端钕铁硼材料在机器人、风电、国防军工等领域的不可替代性,需求持续旺盛。政策层面,中国对稀土产业的管控力度持续加强。2025年《稀土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进一步规范开采、冶炼分离及出口秩序,同时推动稀土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国际市场上,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虽加速布局稀土产业链,但短期内难以打破中国主导的供应格局。价格走势上,轻稀土价格或因供应宽松而维持弱势震荡,中重稀土则受需求支撑及政策溢价影响,价格中枢有望上移。市场机构预测,2025年氧化镝价格或突破200万元/吨,氧化铽价格将站稳600万元/吨关口。
2025年05月15日
0 次
0 次
今日锂矿市场价格呈现企稳反弹态势,国内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回升至10.8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报价约10.2万元/吨,较上月低点上涨约5%-8%。锂矿价格回暖主要受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需求增长推动,叠加前期价格超跌后的技术性反弹。从供应端看,全球锂矿产能扩张步伐有所放缓。尽管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等主产国新项目陆续投产,但受资源品位下降、环保审批趋严等因素影响,实际产量释放不及预期。国内方面,江西宜春、四川甘孜等地的锂云母矿项目因成本压力,部分中小产能被迫停产,进一步收紧市场供应。需求端则表现强劲,2025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储能电池装机量同比激增60%,带动碳酸锂需求快速回升。据行业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锂需求量将突破120万吨LCE(碳酸锂当量),同比增长20%。价格走势上,锂矿市场呈现“供需双强”格局。短期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及储能项目集中招标,锂矿需求有望维持高位,价格或延续温和反弹。但需警惕澳洲锂矿企业复产进度及南美盐湖提锂产能释放对价格的潜在冲击。长期而言,锂矿市场将进入“高成本产能出清、低成本资源主导”的新阶段,价格中枢或维持在8万-12万元/吨区间。
2025年05月15日
0 次
0 次
今日钨矿市场价格出现大幅上调,江西钨业控股集团国标一级黑钨精矿报价15.2万元/标吨,较上期上涨0.6万元/吨;章源钨业黑钨精矿价格达15.1万元/标吨,仲钨酸铵(APT)长单价格22.35万元/吨,涨幅均超5%。钨矿价格上行主要受供需矛盾加剧及成本支撑推动。从供应端看,全球钨矿资源分布集中,中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为主要产钨国。近年来,中国环保政策趋严,钨矿开采成本上升,叠加部分老矿山资源枯竭,导致国内钨矿产量增长受限。2025年,中国钨精矿产量预计为7.5万吨,较2024年下降约3%。需求端方面,钨作为硬质合金、特种钢材等高端制造业的关键原料,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钨的需求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据赣州钨协预测,2025年全球钨需求量将达10万吨,同比增长8%。价格走势上,钨矿市场呈现供不应求格局,推动价格持续走强。市场机构分析,2025年钨矿价格中枢将维持在15-16万元/标吨区间,较2024年上涨约10%-15%。长期来看,随着高端制造业对钨的需求持续增长,钨矿市场供需矛盾或将进一步加剧,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运行。此外,需关注钨矿市场政策风险。近年来,中国对钨矿开采实施总量控制,并加强环保监管,未来政策调整可能对市场供应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国际市场钨矿贸易摩擦亦需警惕,可能对价格形成短期扰动。
2025年05月15日
0 次
0 次
今日国内铜矿市场价格呈现波动上行态势,普通等级铜矿块价格在每吨14000-15000元区间,高品位精矿价格则达到每吨18000-19000元,较上月上涨约3%-5%。价格上行主要受供需关系紧张及新能源领域需求增长驱动。从供应端看,全球铜矿产能增速放缓,智利、秘鲁等主要产铜国因矿山老化、环保政策趋严等因素导致产量增长受限,而中国国内铜矿投资虽有所增加,但新增产能释放仍需时间。需求端表现强劲,建筑、交通、电力等传统领域对铜的需求保持稳定增长,而新能源领域成为铜需求的新增长点。据上海有色网数据,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预计将突破2000万辆,较2024年增长25%,带动铜箔、铜线等材料需求激增。此外,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对铜的需求亦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铜需求量将达300万吨,同比增长15%。价格走势上,铜矿价格受宏观预期、矿山端减产及冶炼厂亏损面扩大等多重因素影响,波动幅度加大。但长期来看,新能源领域需求增长将成为支撑铜价的核心因素。市场机构预测,2025年铜价中枢将维持在每吨8000-8500美元区间,较2024年上涨约10%-15%。
2025年05月15日
0 次
0 次
截至2025年5月14日,国内煤炭市场延续供需宽松格局,价格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剧。环渤海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已跌至630元/吨,较4月底的676元/吨下跌6.8%,逼近600元/吨关口。这一趋势与主产地煤价普跌、港口库存高企、进口煤冲击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一、主产地煤价普跌,供应压力加剧近期,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榆林等主产区煤矿集中下调煤价5-20元/吨。例如,巴彦高勒矿洗末煤单日跌幅达20元至495元/吨,尔林兔矿洗粉煤跌10元至443元/吨。部分煤矿因市场疲软或检修暂停销售,产地库存攀升至中高位水平。贸易商发运倒挂严重,拉运积极性低迷,进一步加剧了供应压力。二、港口库存创新高,疏港压力凸显环渤海港口库存已攀升至3110万吨,创年内新高。下游电厂日耗维持低位,采购需求疲软,部分港口连续多日无船可装。沿江港口受北港跌价拖累,低硫5000卡煤价跌至600-615元/吨。贸易商悲观情绪蔓延,低价抛货现象增多,进一步压制了煤价。三、进口煤冲击加剧,价格优势削弱印尼Q3800到岸价低至435元/吨,较国内煤有35元/吨的价格优势,但国内电厂库存高企叠加清洁能源替代效应,进口煤采购意愿疲软。俄罗斯因运力不足仅完成1/3计划运量,加剧了供应紧张预期。此外,澳大利亚高卡煤因性价比下降成交冷清,进一步挤压了国内煤价空间。四、政策与成本支撑有限,价格中枢下移尽管港口现货价格已逼近年度长协上限770元/吨,但煤企限产保价措施效果有限。中国神华预测2025年煤价中枢将下移至650-750元/吨区间,部分时段或跌破长协价。同时,产地倒挂、灾害治理等因素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煤价波动,但难以改变整体下行趋势。五、未来展望:短期弱势震荡,长期供需宽松短期内,夏季用电高峰临近或刺激电厂补库需求,但高库存和进口煤冲击仍将压制煤价。长期来看,随着能源转型加速和新能源装机占比提升,煤炭消费空间将持续被挤压。预计全年动力煤价格中枢较2024年下移5%-8%,市场将呈现“供需宽松常态化、价格低位震荡”的特点。
2025年05月14日
0 次
0 次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2022-2023年通过产能调控、储备投放等手段,将钢材价格波动幅度压缩了13个百分点,政策工具箱的完善为市场注入稳定性。产能产量双控机制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进入2.0阶段。2023年实施的“月度产量预警机制”,通过卫星遥感监测全国247家钢厂开工率,对超出控产目标的区域实施用电限制。该政策使全国粗钢产量同比减少2.3%,供需失衡风险下降。国家储备精准调节国家物资储备局建立2000万吨钢材动态储备体系,在2023年4月价格快速上涨期投放500万吨热轧卷板储备,两周内将市场价格拉低6.8%。储备轮换机制与期货市场联动,通过“低价收储、高价投放”平抑异常波动。行业价格自律联盟由宝武、鞍钢等龙头企业发起的“钢材价格稳定委员会”,建立价格异常波动通报机制。当监测到区域市场单周涨幅超5%时,联盟成员协调增加资源投放量。2023年该机制成功遏制7次非理性上涨,华东市场螺纹钢价格峰谷差缩减至250元/吨。数字化监测预警平台工信部主导建设的“钢铁产业大数据平台”已接入全国89%的钢厂数据,运用AI算法提前1-3个月预测价格拐点。在2023年11月的预测中,平台提前警示铁矿砂进口价格异动风险,指导企业调整采购节奏,规避了后续15%的价格下跌损失。
2025年05月14日
0 次
0 次
在钢材价格剧烈波动周期中,优化供应链管理可降低15%-25%的采购成本风险。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调研,实施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库存周转效率平均提升40%。动态库存调节机制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库存系统成为关键工具。中国宝武推出的“智慧库存大脑”,整合铁矿砂价格、下游订单、物流运输等20类数据源,通过机器学习模型动态调整安全库存水平。在2023年Q3价格下行周期,该系统指导企业将库存从45天用量压缩至28天,减少跌价损失超3亿元。上下游协同定价机制“钢材价格联动条款”在重点行业加速落地。三一重工与鞍钢签订的工程机械用钢协议中,约定基础价格随上期所螺纹钢期货月度均价浮动,波动超过5%时启动价格调整。该机制使双方分担价格风险,2023年合作项目成本超支率从12%降至3%。全球化采购布局多元化采购渠道有效分散区域市场风险。某家电巨头在越南、印度设立钢材区域集采中心,当国内热轧钢卷价格突破4200元/吨时,迅速切换至东南亚供应商渠道,采购成本降低18%。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企业跨境钢材采购量同比增长47%,其中东盟地区占比达35%。
2025年05月14日
0 次
0 次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成都房产新政今起施行
汤尤杯氛围热人气旺 小组赛阶段球票已售罄 “五一”假期将迎观赛高潮
成都市与突尼斯共和国突尼斯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王凤朝卡梅尔·埃卢希奇出席
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上 省政府首届民生实事监督联络员上岗
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 韩正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张梅颖王晓晖黄强等出席
第八届四川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开幕
吉林省党政代表团来川考察 更加主动服务对接区域重大战略 在促进优势互补中不断开创川吉合作新局面 王晓晖景俊海讲话 黄强胡玉亭介绍情况 田向利施小琳出席
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 知名企业加速布局成都